是确保接地电阻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步骤。)
测量接地电阻表的辅助接地电阻(通常指辅助接地极的接地电阻)是确保接地电阻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步骤。
这里的“辅助电阻”指的是辅助接地棒(或称为电流极C和电压极P) 自身的接地电阻。如果它们的电阻太高,仪表无法输出足够的测试电流或读取有效的电压信号,会导致主接地极的测量结果误差巨大甚至失败。
测量辅助接地电阻通常有两种主流方法:
方法一:使用接地电阻表(三极法)相互测量
这是最常用和直接的方法,需要两名操作人员配合。
核心原理: 接地电阻是相对的。你可以将三个接地极(被测极A、电压极P、电流极C)中的任何一个视为“被测极”,另外两个作为“辅助极”来测量它的电阻。
操作步骤:
1. 正确布置接地极: 按照接地电阻表的要求,以被测接地极A为中心,将电压极P和电流极C呈一条直线打入大地,并保持足够的间距(例如20米和40米)。确保连接线绝缘良好。
2. 测量辅助极C(电流极)的电阻:
· 接线: 将仪表上的 C(电流)端子 和 P(电压)端子 用一根短接导线连接起来。
· 然后,从这两个短接的端子引出一根测试线,连接到待测的电流极C上。
· 将仪表上的 E(接地)端子 连接到电压极P上。
· 解读: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电压极P作为基准点(新的“E”点),而将电流极C作为被测对象。仪表实际上测量的是电流极C对电压极P所在位置的电阻。
· 摇动仪表或启动电子式仪表,得到的读数 Rc 即为电流极C的接地电阻。
3. 测量辅助极P(电压极)的电阻:
· 接线: 将仪表上的 C(电流)端子 和 E(接地)端子 用一根短接导线连接起来。
· 从这两个短接的端子引出一根测试线,连接到待测的电压极P上。
· 将仪表上的 P(电压)端子 连接到电流极C上。
· 解读: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电流极C作为基准点(新的“E”点),而将电压极P作为被测对象。仪表测量的是电压极P对电流极C所在位置的电阻。
· 摇动仪表或启动电子式仪表,得到的读数 Rp 即为电压极P的接地电阻。
总结一下接线口诀:
· 测谁,就把谁单独接出来。
· 想测C极的电阻,就把C和P短接后接去C极,E端子接P极。
· 想测P极的电阻,就把C和E短接后接去P极,P端子接C极。
方法二:使用万用表(粗略测量法)
注意:此方法精度很低,只能用于非常粗略的估计,不推荐作为正式依据,但在紧急或条件有限时可用。
原理: 利用一个已知的、独立的良好接地体(如自来水管道、建筑物接地网)作为参考点。
操作步骤:
1. 将万用表置于电阻档(Ω档),选择最大量程。
2. 将一支表笔可靠地连接到已知的良好接地体上。
3. 将另一支表笔连接到待测的辅助接地棒(C极或P极)上。
4. 读取万用表上的电阻值。这个值可以近似看作是辅助接地棒的接地电阻(实际上是待测棒与参考接地体之间的回路电阻)。
重要警告:
· 此方法受参考接地体自身电阻和周围环境影响极大,读数可能严重失真。
· 仅能判断辅助接地电阻“大概是不是无穷大”(是否完全没接上),无法获得准确值用于校正主接地测量。
辅助接地电阻的要求及处理
· 要求: 大多数接地电阻表要求辅助接地极的电阻尽可能低,一般不应超过1kΩ,许多高性能仪表要求更严格(如<500Ω)。具体请参阅您所使用仪表的说明书。电阻越低,测量结果越准确可靠。
· 如果电阻过高怎么办?
1. 浇水: 在接地棒周围浇水,这是最有效和快速的方法。
2. 加深或移动: 将接地棒打得更深,或者移动到更潮湿、土壤更密实的地方。
3. 使用多根接地棒: 将几根接地棒以一定间距打入地下,然后用导线并联起来,作为一個辅助极使用,可以显著降低电阻。
4. 使用降阻剂: 在接地棒周围埋入降阻剂。
操作安全注意事项
1. 佩戴绝缘防护用品: 如绝缘手套、绝缘鞋。
2. 断开连接: 在连接或拆卸测试线前,务必确保被测电气设备已与电源系统完全断开!
3. 检查仪表和线缆: 测试前检查仪表、导线和探针是否完好,有无破损。
4. 保持安全距离: 测试时,无关人员应远离测试线和接地极。
希望以上详细的解释能帮助您准确地测量辅助接地电阻。在进行正式的主接地电阻测试前,完成这一步是保证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。
[ 关键词: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、兆欧表检定装置、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]